巴尔干,神秘莫测,略懂一二者爱用前南斯拉夫来给其归类,远没有那么简单:从历史和地理上看巴尔干是指亚得里亚海岸和黑海中间的陆地,共计十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马其顿、黑山、波黑、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以及斯洛文尼亚。尤以四国 (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黑山)发展最好,我们称其为“小巴尔干”。璀璨的古希腊文明和欧洲火药桶是其紧跟的后缀。多民族和多宗教位于同一片区域,是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当曾经名为“南斯拉夫”的帽子被摘取后,各个国家开始回归自己的“个性”,宗教矛盾凸显,自身的特色也彰显出来。我们之所以选取这四国,就是考虑到他们既各有魅力,组合在一起又十分和谐完整:克罗地亚的明亮、欢乐就像弦乐四重奏里第一小提琴手的存在,负责弹奏高音旋律的部分;邻近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略微相似,担当着第二小提琴手的角色;黑山共和国的低调、做着自己的度假奢华,与中提琴手的沉稳、冷静不谋而合。至于老大哥塞尔维亚,和大提琴手一样深沉、浑厚,决定了四重奏的整体厚度,四位乐手音准、节奏、对位、声部完美配合,小巴尔干华彩乐章就此奏响。
克罗地亚的部分暂告一段落,但想必由这个国家引发的巴尔干地区热潮还意犹未尽。这次,我们还挑选了另外三个国家,也是离克罗地亚最近的三个区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看点,担任这四重奏组合里的另外三个角色。
一个让达人张路宁愿意反复前往的地方,独有的地貌和更接近西方的生活方式都是其最好的名片。
从塞黑共和国独立出来后因其地理位置和迷人的风光受到欧洲旅游者的青睐,因为安缦的加入转而以奢华度假被世人所知道。
不妨将被评为欧洲人度假新宠的塞尔维亚也加入行程中吧,音乐、文化、电影,每一处都能打动那些新晋知识分子的心。
斯洛文尼亚是个很有趣的地方。根据历史和人种来看,它曾经属于南斯拉夫联盟所以算是东欧国家;但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它受西欧文化影响很大,即使是在前南斯拉夫时期也没有完全切断与西欧的联系,“十日战争”也没有造成很多经济上的损失,可以说斯洛文尼亚人无论从心理还是文化上都更倾向于西欧。
编辑曾看过一篇报道是这样描述斯洛文尼亚人的:“生活在的里雅斯特海湾附近的渔民,其住宅一派威尼斯风格;德拉瓦河岸上的葡萄园主和马里博尔地区的伐木工、船夫一样相信美人鱼的存在,这一点和日耳曼人很像;位于新戈里察市内的科斯塔涅维察修道院,属于圣方济各教会,查理十世两个世纪以来一直长眠于此;覆满白雪的山顶上,几座住宅高高耸立,据传,它们是韦斯・安德森镜头下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原型。普雷克穆列地区的农民,用茅草做屋顶,屋顶上又常常有鹳筑巢,难懂的方言和以烩牛肉为主的菜肴,无一不显示这里的居民源自于匈牙利;克拉尼斯卡城堡建于文艺复兴时期,城堡卫兵的神态和眼神,让人想起玛丽娅・特蕾西亚王后统治时期的雕刻画和油画中的人物。”如此复杂,难怪人们会发出感叹,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国家。
斯洛文尼亚人是真心少,只有200 万人口,别以为听到东欧就觉得物质条件匮乏,这里的人均GDP 可是中国的十倍,而且早在前南斯拉夫时期就是经济第一国(也因此有了“十日战争”)。相比西欧,斯洛文尼亚人更热情,最重要的是自然风光美丽得令人心悸,在斯洛文尼亚有两个地方是必去的:布莱德湖和溶洞,都是世界级的自然美景。张路宁说,因为去过几次,他们后来都以这两处作为中心去周围玩,毕竟整个斯洛文尼亚也不大。
我想即便你不知道布莱德湖也没关系,你在看到布莱德湖的照片时一定会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有一片湖,湖当中有个岛,岛上有个教堂,背后就是阿尔卑斯山。这是个太过经典的景点,就好像到了巴黎必去铁塔,到了斯洛文尼亚布莱德湖也顺利成为大家必定要“到此一游”的地方。
布莱德湖由阿尔卑斯山冰川形成而来,远处是数座阿尔卑斯雪峰,湖边陡峭的岩壁上盘踞着12 世纪的布莱顿城堡,湖心岛上的圣马利亚教堂建于公元8-9 世纪,在17 世纪的时候改建成如今这样拥有白色塔楼的巴洛克式样。除了天然的美景光环,带一点传说总能让一个地方更具魅力:一位年轻女子为了祈求死去丈夫的重生,将一座小钟从城堡投入湖中。虽然她未能如愿但当时的罗马教皇颇为感动,他向教堂捐赠了大钟为了继续传播这奇迹般的愿望,据说在这里撞钟可以令人心想事成。
到了布莱德湖,你能看到很多欧洲老爷爷老奶奶牵手在湖边散步。对于旅人来说,一个是坐游船上岛敲钟,另一个就是绕湖走一圈或半圈,如果有车建议走半圈,走到底后可以上布莱顿城堡,从城堡可以俯瞰布莱德湖全景。而布莱德城堡上还有一个叫做Jezersek 的餐厅,绝对是占据最好的观景位置,美景当前,美食都是次要的了。
将布莱德作为根据地再去玩其他地方开车都在半小时左右。比如博新湖(Bohinj)。湖水中倒映着特里格拉夫山的雄姿,相比布莱德湖的璀璨,博新湖的景色更原始也更清秀,而且人少这一点很对达人的胃口。到了博新湖可以看看这里的瀑布,不过张路宁说,他只是被这里的鳟鱼勾了魂,这种金色鳟鱼只盛产在这个湖内,湖边有很多餐厅,味道相差不大,餐厅都是将鱼新鲜抓上来直接吃的,超级美味。后来他都是特意为了去吃这个美味而前往。加上这里靠近山区,所以蘑菇等菇类也特别鲜美,点上一份蘑菇浓汤再来一份鱼,是最佳味蕾体验。
布莱德旁边还有很多古镇听上去没什么名气,但其实都是斯拉夫人最早建立起来的古镇,Radovljica 小镇就是其中之一,很漂亮。对张路宁来说,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走在小镇里都遇不上人,但当你走进餐厅时会不禁发出“啊哈,原来大家都集中在这里了”的感叹。这些当地人生活的小镇并没有特别作为旅游业来开发,所以你还能在这里感受到小镇人原汁原味的生活。
在斯洛文尼亚有两处世界级的溶洞系统,斯科契扬溶洞和波斯托尼纳溶洞,当你看到那种巨大到不能想象的底下世界,才知道原来欧洲人是如何想象出《龙与地下城》这样惊人的游戏背景的,也让人对地下王国产生无限想象。
它们都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独特魅力。前一个是世界自然遗产,场面很壮观,有几百米高的石墙、有悬崖和吊桥,底下有水流,还能看到几百年前探险家自己凿的小路,很震撼,但不能拍照。后一个溶洞不是最热门的却是设施做得最好的一个。尤其能坐火车进去观赏,戴好安全帽开到溶洞的核心,这在其他溶洞是体会不到的。溶洞旁有个城堡,跟溶洞融为一体,城堡本身内部通道就是溶洞,有的是山石完全结合在一起。城堡的中文解说系统也相当完善且包含在门票内。讲解绘声绘色还分角色朗读。走一圈大概一个多小时。这里还有个展示溶洞内的暗黑生物,生态植物景观的博物馆同样包含在门票内,一票玩3 个景点性价比很高。唯一缺点周围没有什么特别的美味,只能用汉堡和三明治来饱腹。
斯洛文尼亚短短47 公里的海岸线却有着很多海滨小镇,皮兰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可以从溶洞出发直接驾车到皮兰,半个小时的车程就能抵达,这样不用走回头路。皮兰曾经被威尼斯共和国统治过,所以小镇也保留着很多威尼斯的风格,这里也以威尼斯风格的哥特式建筑和如诗如画的狭窄巷弄而闻名。
用安缦来打开这个被人遗忘的秘境
黑山共和国是神秘的,能叫得出名的景点有电影《桥》的取景地、有一个名叫科托尔的古城和一个最大的冰川湖――黑湖。因为安缦2008 年的入驻,在本身大好的自然风光下,黑山的度假体系开始慢慢形成,或者说是恢复。再加上黑山港丽晶酒店、希尔顿酒店这些品牌,奢华游艇纷纷停靠岸边,怎么听都觉得俨然是一系列富家子弟奢华度假的配备。不过这里的好山好水、古朴的小镇依然是摄影师的最爱。
安缦的选址一直以独特著称,但都是一个极具故事和传奇的地方。球球说,听说我住安缦,出租车上的司机先生顿时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司机先生就是生活在安缦所在岛圣斯特凡岛的村民,所以对这个小岛的故事可谓如数家珍。圣斯特凡岛最早在15 世纪是Pastrovic 部落12 个家族的堡垒所以建有城墙,辉煌的时候曾拥有多达400位的居民。后来二战了,,那个时候啊,整个欧洲的名人都会来光顾,最有名的像是伊丽莎白・泰勒、玛丽莲・梦露、英国玛格丽特公主,尤其是索菲亚・罗兰来了好几次,后来还教大厨做意大利面。随着南斯拉夫政府发生变化,酒店和这个岛也逐渐荒芜。直到2007 年,黑山共和国让这个岛屿重新对外才有了安缦的邂逅。最近很多人过来都是说要去这里的,度假村造得确实漂亮。司机话还没说完,车便停在了一旁,接着豪迈地向下一指,“姑娘,安缦就在下面咯。”
据球球形容,当时她顺视而望,一条白色的石堤将圣斯特凡岛与本岛链接起来,圣斯特凡岛四周被地中海所包围,就如Lonely Planet 里曾形容的一样:“这里是整个亚得里亚海岸上最值得大声呼唤‘哇’的地方。”走入里面是更令人置信的美景,厚实的石墙、极小的窗口、屋前窗外的灯,一条条石板路将房舍串联起来,仿佛穿越到15世纪的渔村,岛上还保留了几座教堂,三个淡粉色的沙滩。因为被地中海包围,这美景想必也不用多介绍了。客房是简约而舒适的,选一本书,读着这个渔村的故事。
科托尔是一座依山傍海的小城,在圣约翰山上,在公元168 年的古罗马时代属于达尔马提亚的一部分,这里曾经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两次占领,被威尼斯人统治将近四个世纪的历史,所以科托尔的建筑深受威尼斯文化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威尼斯风格,是亚得里亚海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相邻的科托尔峡湾也是一个自然奇景,每年7、8 月有大量超级富豪游艇在此停泊,这里也是大型地中海豪华游轮的必经之地。老城中保留了大量的名胜古迹,一边是现代的奢华极致,一边又是中世纪的小镇,城墙、教堂、石子路,海边,漫步这里感受到的是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之态。这里有一座9 世纪建起的要塞,14-19世纪的时候在要塞边上加筑了一道防御性围墙,这道高1200 米、1350 个台阶的城墙是科托尔最吸引人的景观,被称为黑山长城。在长城上俯瞰科托尔小镇和科托尔湾,是一派令人心醉的风景。
相信很多人对塔拉河大峡谷的惊鸿一瞥都来自前南斯拉夫电影《桥》。1944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南斯拉夫游击队长老虎带领几位游击队员经过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将德军撤退必经的一座桥梁炸毁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电影公映后,在上世纪70 年代末风靡一时,电影中的插曲《啊,朋友再见》更是成为人人都会哼唱的名曲。后来曾经是中国人民朋友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已经消失,电影背后那些因电影而结缘的朋友,也随着国家的分裂而不再来往。朋友再见,如今吟唱起来更显悲伤。
球球也算是个文艺青年,会因为电影里的牺牲精神、斗智斗勇的情节看得热血沸腾。所以黑山的重头戏自然留给塔拉大桥。他们驱车从科托尔出发,大约5 个小时抵达,路程虽然辛苦却在看到那座桥时仍激动不已,电影中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重演。大桥非常壮观,于1937 年至1940 年间修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炸毁后于1946 年重建直至今日。这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拱桥横跨塔拉河,远观或是从空中观看或是从桥下向上看最能体会其宏伟之势。球球说,站在桥上看远处风光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下面就是塔拉河,四周森林覆盖的青山。桥的另一头,队长老虎原型的铜像被安置在此,刻着桥的剖面示意图也能清晰看到,上面还标注着桥的设计者米亚特・斯・特罗亚诺维奇以及建筑师安东诺维奇。前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周围自然也衍生出不少旅游项目,像是峡谷漂流、简易的咖啡馆、越野车等等。
,其自然风貌和瑞士有得一拼。即便对电影一点都不了解,这里的好景色也值得你停留一下。
2017 年塞尔维亚宣布对华免签,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当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塞尔维亚是哪里。作为欧洲的十字路口,塞尔维亚隶属巴尔干,也是前南斯拉夫的中心。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仅仅是免签这一项就已让他比照片和历史来得有说服力。这!可是!欧洲第一个!免签!可喜可贺。提起塞尔维亚,体育爱好者能说出德约科维奇、扬科维奇、塞尔维亚女排等等,钟爱电影的人则一定知道这里是塞尔维亚导演的乌托邦世界。这片土地有着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最动荡的过去,曾经诞生17 位罗马帝国皇帝并孕育出了对西方文明影响最为深远的君士坦丁大帝;在二战结束仅仅20 年后就一度成为东欧民众生活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在陈丹燕老师的笔下,,是很璀璨的一部分。当然很多人前往还是为了看一看这位中国的好朋友、。看看铁托的行宫,。无论出于哪种理由,回来的朋友都不约而同和编辑提到了一点,那就是塞尔维亚人的生活态度,享受现在,活在当下。
在聊塞尔维亚的时候,很多人都提到了一点:音乐。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塞尔维亚EXIT 音乐节更像是一场全国的狂欢,几乎欧洲的年轻人、音乐人都在这为期四天的活动中齐聚一堂,这阵容可比草莓音乐节强多了。有人说,每年的这场名为“EXIT”的音乐节有着世界最好DJ的轮番演出,它是欧洲大型音乐节之一,与格拉斯顿伯里当代表演艺术节、Rock Am Ring、和罗斯基勒音乐节齐名,是一个屡获殊荣的夏季音乐节。在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诺威萨德的彼得罗瓦拉丁城堡举行。在这短短的四天,全城狂欢,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欢乐。
如果说EXIT 音乐节或多或少只是一场针对年轻人的盛世。那么喜好清净的读者也能在在贝尔格莱德享受一方音乐的净土。韩博说,在贝尔格莱德,你走进一家餐厅就能听到很高水准的音乐演出,这是在西欧也没有的现象,即便西欧有些餐厅也提供,也没有那么专业。和维也纳的高雅音乐艺术相比,这里又多了几分亲民。白天的贝城散发着更多的是闲情逸致,公园里看看书,林荫下弹弹琴。热闹劲儿随着夜幕才渐渐释放,整条大街的咖啡茶座顿时坐满了人,看球聊天。日落后一波波人群才往河畔走去,酒吧里的觥筹交错、夜游轮上的欢歌乐舞,这样的生活午夜才刚刚开始。难怪贝尔格莱德更被著名旅游指南《Lonely Planet》评为世界十大最佳夜生活城市之首。
有人曾经说过,在塞尔维亚需要三份地图,一份旅游地图,一份红酒地图,还有一份修道院地图。打开修道院地图时你会被它的数量所惊呆,足足有74 座修道院。修道院是塞尔维亚的秘宝。。其中以圣萨瓦家族有关的6 座最出名。萨瓦是斯蒂芬・奈曼加的儿子,后来成为一名修道士,,可以看下Serbia's NationalSaint 圣萨瓦大教堂。另外有两座特别的修道院。
Studenica 修道院是奈曼加最大手笔的赠物,他在1190 年时修建了这座修道院,建于群山环绕的峡谷中,现在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座修道院比之前的都要宏伟更华丽,有三座教堂,其中以大理石装饰顶的奈曼加罗马式的圣母堂最美。还有一个修道院叫做“Zica”,整座都是红色的建筑让他显得十分与众不同。也是一座罗马式修道院,是第一位塞尔维亚大主教的地方,位于Kraijevo 城外的小山上。
旅人有三成会为了这个小村而来,这里是塞尔维亚导演艾米尔・库斯图里卡为了拍摄电影《生命是个奇迹》所建造的村落。因为太过喜欢,后来电影结束后索性做成了度假村,迎接世界各地过来的影迷。木头村位于兹拉蒂博尔山区(Zlatibor)。从地面到房屋全部用木头建成并以色彩缤纷的油画粉饰,村里奇形怪状的雕塑,还有屋内的家具都是用鲜花点缀,整个环境充满了童真,随手一拍就是一张漂亮的图片。木头村里不仅有博物馆和画廊,还有体育馆和餐馆咖啡馆以及能容纳100 人电影院。你可以在这里看导演的电影,正在拍摄的电影片段也会放映。
整个度假村因为是导演所建,每一条小路,每一个区域都被他任性地用上了喜欢或是敬仰的人的名字,所以,这里会有李小龙、会有马拉多纳等等。
木头村里最大的景点是独一无二的窄火车“萨尔干8 号观景铁路”,始建于1921 年,全长15.5公里,直至1974 年都是连接塞尔维亚的主要运输干线,之后才改造成旅游铁路。由于其中一段路轨连续打了两个圈,从高处看,恰好是一个“8”字,所以才叫Sargan 8。整个运行线路共要穿越10 座桥、22 条隧道,让你尽情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将优美宁静的山区景色尽收眼底。风景是其次的,在这样一个“奇迹”般的车上坐着本身是一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