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课程化是实现其教育价值的专业诉求。
在研发课程中,要扪心自问,这一次研学旅行下来,到底教会了孩子什么?对于孩子以后有什么样的帮助。
从一个大出题出发,引导孩子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来达成,而现在的大多数课程都是,主题混乱不说,更缺乏引导,更不谈没有方式和方法。
如何实现“研”与“旅”有效融合和实施等问题呢?跟着小灯一起来看今天的文章~
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必须基于课程本身的功能与演进发展的要求。
有关课程的界定几乎都是“见仁见智”,而其功能指向也是差异明显。
中国古代的“六艺”、西方古代的“七艺”,应该是最早形态的博雅学科课程。
近代以来,如夸美纽斯所倡导的“泛智课程”,赫尔巴特按人的“六种兴趣”设置的课程,斯宾塞根据功利主义原则设置的课程,都属于学科课程。
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表1所列三种:
从传承教育价值视角,学科中心课程思想是值得借鉴的。
杜威是这一主张的主要代表,而其课程思想源于19世纪卢梭,历史源头最早还可追溯到西方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
当时,代表人物伊拉斯莫斯和拉伯雷等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都提出以“人”为中心。
从“人的发现”到“儿童的发现”,这是儿童中心观确立的前提。
故主张要以儿童自然天性为基础,革新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不能以成人标准去判断儿童。
卢梭将其发扬,认为真正的教育就在于使儿童自然本性得到发展,这是教育史的一个大转弯,确立了近代教育原则。
到20世纪,杜威将卢梭教育思想概括为“教育及自然发展”,再逐步发展,把儿童放在世界的中心,并逐步走向科学化。
杜威的儿童中心观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一面旗帜。
在中国现代教育家中,胡适和陶行知都是杜威观点的继承者。其核心观点如图1所示。
早期代表人物有康茨和拉格等人,20世纪50年代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认为,教育应该从其目标着眼,在课程方面迫切需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中发生作用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力量,看到不受控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混乱和社会不安定现象。
因此学校的课程应该包括各种社会问题,要以理想社会的形象为基础。
要使课程结构具有有意义的统一性,就要以人文学科为主体,以问题为单元来设计课程。
上述三种课程流派思想从育人视角看,均有所长、有所短,研学旅行的课程化需要借鉴各流派之长,并融合、聚焦到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使政策初心落地。
研学旅行的课程化设,首先从步骤看应包括:
如针对某古镇的研学活动项目,可以考虑有“行走中的光影心留”“驻足静观的名馆史品”“亲力亲为的文化体验”“研学成果的展示分享”等。
这些项目主题下的实施活动,可以借鉴“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的课程要求进行设计,其要素流程可参考图3来思考探索。
如“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杭州研学旅行学程手册”中,为学生提供了六个模块的作业任务,其中三个模块需要在研学点的现场进行。
有志去探究的小课题(选择性任务)
以“钱塘潮涌,江桥横空”为题,交流你的摄影作品:(“观实景,抒真情”)
请选择“陶器”或“漆器”陈列厅中感兴趣的一件文物,画一幅素描图,写几句器物说明和对工匠精神的感悟。
“拓展探究”就是引导在研学体验中学生需要进一步研学的内容,即上述作业第五模块的意涵所指。
亲阅古都的研学过程中,会感受许多“颜色”问题,如“绿色”的生态问题、“红色”的传承问题、“蓝色”的理性科技问题、“紫色”的地域文化问题等。
在你看来,在研学过程中发现了那样的问题吗?如发现了,具体是什么?又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有志去探究的小课题(选择性任务)
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自己或邀上几位同学一起去进行探究:
•该问题需要解决的依据和参考经验?
回到学校后,就继续开展后续主题研究,聚焦的问题领域与视角是多元的。如:
都是这一要求在研学实践中的反映,学生的拓展探究直接有助于其研学素养的提升。
学程手册的编制是研学旅行品质保障的基础,但真正开展全程实践,还需要针对具体方略进行探索。
在此列三个方略与实践案例。
包括单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都可以在研学过程中得到情境解读或迁移运用的机会。
•比如上述联系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研学活动,即可盘活在二战近代史中学到的知识;
•到乌镇西栅的研学,即可对语文课本中《林家铺子》一文的知识产生现场感的共鸣;
•而行走在绿水青山,解读生态环境的同时,可将地理和生物两门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体验跨学科的知识魅力。
面对现成的《研学旅行学程手册》,除了借助网络了解相关信息之外,还需要对研学点(基地)的教育资源状况进行实地勘察。
其一,可及时了解当地当下的风土民情,以便充实研学的内容,完善研学的主题;
其二,联系学生的学段特点和校情文化,对现成的研学手册进行校本化改善,增强可行性和独特性;
其三,关注研学的实效性,则需要对参与指导的教师或教育人员组织专业化培训,包括针对一定研学点学程手册的学习研究,以及对研学点的实地考察,做实研学指导的基础,增强专业底气。
鉴于研学活动的实践还具有不少不可预见性,包括基地的因素和学生的因素等。
所以,有眼光的研学实践,要注意运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平台,及时与相关各方沟通,并将学生家长拉进这一平台。
使线下研学活动的正常运作得到多方支持,让家长和社会能从线上及时了解学生在研学中综合素养的提升,并发表具有这种效应的真实感言,使教育价值得到放大。